关于推进通山县数字化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调查与思考
来源: 通山县委统战部 发布时间: 2020-07-20
发布时间::2020-07-20
来源:通山县委统战部
【字体:

关于推进通山县数字化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调查与思考

通山县新的社会阶层人士阮长兴、高源


一、通山县数字化建设现状

依据《2019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评价报告》评估体系设计,数字乡村主要从发展环境、基础支撑、信息消费、生产信息化、经营信息化、乡村治理信息化、服务信息化等7个维度进行建设与评估,评价指标总分100分,权重分别为发展环境(20%)、基础支撑(10%)、信息消费(10%)、生产信息化(20%)、经营信息化(20%)、乡村治理信息化(10%)、服务信息化(10%)。对照县域农业农村数字乡村建设评估标准,通山县数字乡村建设处于萌芽向探索的过渡阶段,主要作为与成果表现在:

1在为政务服务的一级职能机构上,数字管理已经初见成果,如梳理“三清单一目录”(共享责任清单、负面清单、需求清单、政务信息资源目录)、加强电子证照应用,以身份证、户口本、社保卡、电子营业执照等一批重点证照为突破口归集电子证照本等业务。

2农业农村乡村信息化建设相关基础方面有了相对较好的成果。

3在落实省政府2019年年底出台推进的基础支撑“一云共享”、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协同办公“一体融合”、政府治理“一键触达”、政务公开“一站集约”等方面,“数字政府”工程均已触达。

4通山县域城乡有一批企业与个人的先试先行者在电子商务、自媒体上试水,但除极个别产业和产品外,生存能力均极为脆弱,成果也十分有限。

二、通山县数字化建设面临问题

2019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评价报告》显示,全国已有77.7%的县(市、区)设立了农业农村信息化管理服务机构;2018年,县域财政总计投入数字农业农村建设资金129亿元;县域城乡居民人均电信消费突破500元;农业生产数字化改造快速起步,2018年农业生产数字化水平达18.6%;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行政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覆盖率达64%,县域农产品网络零售额为5542亿元,占农产品交易总额的9.8%;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建成益农信息社覆盖行政村49.7%。

如果对比报告所列调研数据,再通过互联网快速检索我县可提供的相关数字,或通过电话到相关职能部门,难以获得这方面的具体资讯或语焉不详。这就可以用事实说明我县互联网与数字建设的相对薄弱。但我们也能清醒认识到,数字化战略是在近几年才大力主导的国家战略,作为受制于地域条件而造成经济相对封闭的通山县,数字化推进相对落后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如何紧跟国家战略、运用国家战略政策、体现通山后发优势也是应该深思的的问题。我们粗浅的认识到通山县数字化建设主要面临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如何在战略高度认知国家数字化战略的使命、价值、意义、作用的认知不足,是否可以低成本组织专业人员对数字化建设进行认真解读与研究,并对应通山数字化建设提出建设性意见,供县委、县政府领导战略性决策十分必要。

2如何敏锐感知通山县部分企业与人士自动自发运用数字化、信息化进行市场互动与经济建设的探索价值与深远作用,并给予专业的指导与大力鼓励与扶持,形成政、经、产、学、研、商自我互动的良好局面,促进并发挥数字化在政治与经济中的生产力作用。

3如何改变目前以县局职能机构各自为政、分散推进数字建设项目的体制与机制,形成全县数字战略的一体化一盘棋战略体系与实施格局。

4如何发动民间有生力量,积极引导、运用其智慧、技术、资本、人力等生产力资源,共同参与通山县数字经济建设与发展,在通山欣起学习、应用、培训,推进我县数字建设的高潮。

5、如何基于通山县县域客观自然条件和经济基础,主导并挖掘我县乡村振兴(如农业农村、全域旅游)形成数字经济战略的引领与带头作用。

6如何规划和使用有限的财政、国家政策、乡村单位预算,支持并支撑数字乡村工程建设与维护。

三、推进通山县数字化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研究与对策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54亿人,其中农村网民规模为2.25亿人,占比为26.3%;我国非网民规模为5.41亿人,农村地区非网民占比为62.8%。另外,因不懂电脑和网络技能、不会拼音打字等限制而上不了网的非网民占比分别为44.6%、36.8%;因为没有电脑等上网设备而不上网的非网民占比为15.3%。通过这些数据不难描摹出农村地区“非网民”群体的基本画像,也客观呈现出城乡之间存在的数字鸿沟。缺乏网络设备与上网条件、缺乏文化知识与上网技能两者相互作用和影响,共同构成了制约乡村振兴建设的瓶颈。

2018年4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强调,信息化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必须敏锐抓住信息化发展的历史机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和《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2019年5月印发的《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均要求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实施数字乡村战略。建设数字农业农村,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网络强国战略思想和“三农”工作重要论述的重大任务,是抓住机遇的必然选择,是迎接挑战的责任担当,是顺应大势的主动作为。

通过调研,我们深深感觉到落实国家战略,除了卓有成效贯彻落实各级政府机构引导与目标任务的同时,作为基层单位的乡村也要讲究方法与策略。好钢用在刀刃上,将有限的政策扶助资源集中使用,在完成上级领导决策任务的同时,要通过信息化体系的建设来改变村民落伍于时代的思想、近距离见识外部真实世界,变村民从“玩电脑”到“用电脑”,把电脑变成网络学校,数字载体,技术课堂和经营手段。中国革命与经济建设所运用的辩证唯物主义成功经验也告诉我们,抓住主要问题,找对科学方法,通过有效的切入点就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成效。打造县域数字乡村既是乡村振兴的切入点,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抓手,更是农业农村发展的“指挥棒”,投入费用相对不大,但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数字在乡村振兴战略的价值作用,通过一个数字乡村平台就能全面充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可以不断地强弱项、补短板、增优势,推动我县乡村振兴快速健康发展,把我县乡村振兴推向新局面。结合异地乡村数字建设成功经验,具体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与对策:

1、贯彻落实国家战略,强化顶层规划。从战略与战术高度上认知,着手编制我县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基于通山县域经济结构特点,将“数字乡村”的相关内容纳入我县经济发展建设规划,把“数字乡村”工程作为“数字通山”建设的切入点,指导推进农业农村数字化建设同时,带动“数字通山”经济建设推手工程,既能由点及面,又能全面贯彻国家战略,进而有力支持通山县经济生态振兴。

2、创新管理模式,组建通山一体化数字经济建设与管控组织机构,加快破解数字经济体制与机制分散局面与障碍。目前我县经济建设与政务治理数据,存在较为严重的各自为战的数字分散所带来的数据孤岛局面,同一数据信息,或者概念不一致、或者格式不一致、或者数据不一致,信息不共享并且无法共享,呈报与检索作业流程十分繁冗,成本也非常高,特别是作为基层单位的乡村街道更是穷于应对、甚至出现敷衍塞责的情况,既不科学也不规范。为此建议结合国家治理机构改革经验、结合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组建独立的“数字通山”机构(如数字通山管理局)或专班(数字通山管委会),全面整合现有发改局、财政局、统计局、农业农村局、林业局、卫生防疫局等数字相关职责于一体,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建设运维模式等方面积极探索创新,通过构建数据驱动的政务新机制、新平台、新渠道,全面聚聚我县分布于各科局数字建设相关人力、智力、物力、财力、政策等资源,推进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服务在线化、治理精准化、数字一体化,依靠信息技术创新驱动农业农村与其它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建成全面融入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推动我县经济建设模式由分散向整体转变、由管理向服务转变、由单向被动向双向互动转变、由单部门办理向多部门协同转变,为数字政府改革建设扫清体制机制障碍。

3、“共享、统筹、分类、融合、创新”理念,结合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目标要求,全力打造振兴乡村的1+N数字乡村系统运维版块。所谓“1”是指一个数字乡村平台,构成“一体化、一盘棋、一张网、一个平台、一个领导机构、一个主题形象、一套服务体系”的七个一管控工程。所谓“N”指根据数字乡村和乡村振兴要素,在数字乡村平台设计N个版块,突出“产业乡村、环保乡村、生态乡村、文明乡村、治理乡村”要素。

4、统一完善与构建数字乡村软硬件基础建设。数字乡村的核心在于技术应用和互联互通硬件建设,我县乡村硬件基础建设已经有了较好的开端,但依然存在诸多空白与短板,有必要在此基础上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核排查,全面验证和落实硬件基础建设到位,解决信息网络产业最后一公里的短板。同时与数字乡村建设技术提供方进行对接,全面诊断数字乡村软件与技术应用价值,综合硬件建设,做好预算,全面运用“九九归一”的新组织机构职能,设计好投资建设模式,用好政策、用对费用,并全力组织、分步实施到位。

5、因地制宜,积极推进“数字乡村”试点。在前期农村信息化建设与农村电子商务建设基础上,按照数字乡村建设基础、数字乡村建设发展特征,选择有代表性的乡村进行数字乡村建设工程试点,摸索可行性体制与机制,在形成总结,确定成功模式后,向全县进行全面推广建设,带动我县数字乡村的全面发展。代表性数字乡村评选的核心要素主要为:1自然生态资源差异大、规模大、且具有代表性的乡村,如山、水、林、木等;2产业资源具有代表性,如种养殖业或利用地方资源的其它有龙头价值的企业的乡村;3具有创新意识,村委成员文化水平较高的乡村。

6、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思想意识与市场信息化数字化知识、技能、案例讲习培训。通过县政府下设专门管控职能机构或外委社会专门机构,组织县政府相关科局职能机构、乡镇领导、乡村干部、新型职业农民,不定期举办国家战略、政府规划举措、信息化数字化理论知识、技术应用、乡村振兴经典成功案例大学习大培训活动,从思想意识、理论知识武装相关人员,进而有效促进全县上下理解国家战略、我县乡村振兴规划与举措,自动自发支持我县经济改革数字化转型和数字乡村建设,激发全民投身家乡振兴内动力。

7、通过数字乡村建设带动引导乡村进行前置性乡村振兴规划,主动推广,吸引外部资本主动对接投资。乡村振兴普遍存在最大问题之一是没有明确的乡村战略定位、发展方向以及对应的产业项目信息,外部资本与产业投资方得不到明确具体的产业投资项目信息,自我建设能力又不足,直接造成大量生态资源沉睡;乡村振兴普遍存在最大问题之二是没有一个自己能直接操作与对接的市场推广信息窗口,有了数字乡村平台一步解决这个问题,并形成一体化运作。

“下一个10年,最大的互联网红利一定是在乡村”的言论具有一定程度的代表性,核心问题在于时不我待,但是策略与手段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乡村振兴发展。如果我们能精准把握乡村振兴建设抓手,找到其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有效切入点,我们的乡村振兴建设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用和效应,通过本次调研我们感觉到全面推进数字乡村建设一定能助力乡村振兴。(新联会:阮长兴、高源

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