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春节前及至今,民建咸宁市委开展了会员大走访活动。经过实地走访和座谈调研,了解到有关三农企业(实体)深处困境中,等待和盼望政策、资金、项目落实的呼声强烈,翘首市场转机的希望迫切。以咸宁民建为例,某会员企业创办于2018年,获得农村大面积流转土地,开展药材种植、加工、销售,食品制作、销售,开发农业观光和旅游等,但是至今药材和食品效益不彰,观光旅游部分推进不动;另有某会员企业更早获得农村大面积流转土地,有茶山收益,疫情前文旅小镇项目按步推进,疫情后文旅小镇项目停滞不前。
4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要求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笔者认为在疫情再次影响、美西方经济收缩和消费不旺的大环境下,三农企业(实体)处于发展困境现象具有全国普遍性,在三四线城市、市县级城市表现尤为突出,帮助三农企业(实体)正面问题,突破发展困境,既是三农企业(实体)求生存的必要之举,又是包括各级党委政府在内的全体社会共同责任。为此有如下建议:
一、引导三农企业(实体)认识当前形势,认识自身市场地位,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问题。引导三农企业(实体)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结合自身实际正确认识当前形势,合理处理好自身企业(实体)发展中遇到的收益不彰、融资困难、项目停滞等问题,保证资金安全,保住市场主体地位,理顺发展方向。三四线城市、市县级城市以下的三农企业(实体)更要做好自身风险控制,一是生产经营比较好的企业(实体),要优化资产结构,打造良性现金流,谋划对接更大市场,做强做大。二是认准市场等待机会、不想放弃的企业(实体),要优化经营模式,细分市场,占好位置。三是落后或前期发展基础不够的企业(实体),要关注新的投资风口,梳理自身核心资产,改变投资方向尽快转型。
二、开展“遍访三农企业(实体)解难题”活动,形成“遍访三农企业(实体)解难题”工作机制。明确各级党委和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社会团体(组织)、驻村工作队、村两委的工作责任,共同形成“遍访三农企业(实体)解难题”的工作机制。详细了解走访对象的生产经营情况、项目建设情况,了解所急所需所盼,帮助找准发展的痛点堵点难点,掌握真实的第一手资料;主动宣传宣讲党中央、国务院加快改革创新发展一系列重大举措和各项纾困惠企政策措施,增强发展信心;听取走访对象对党委政府加快实体经济发展、优化营商环境、改进干部作风等方面的意见措施;及时收集、汇总分析反映的困难问题和意见建议,研究提出对策办法,形成工作合力,提高解决难题问题的效率。
三、注重创新引进“外脑”、引入人才工作机制,帮助三农企业(实体)破解发展困境。(张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