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冲击明显 疫下“危”“机”并存 ——一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运行情况
来源: 咸宁市统计局 发布时间: 2020-05-20
发布时间::2020-05-20
来源:咸宁市统计局
【字体:

今年以来,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投资形成了巨大冲击,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断崖式下降,制造业、基础设施、房地产三大领域投资增速全线大幅下降。疫情面前,消费和外需受影响较大,投资必然会成为稳增长的主要力量,如何化“危”为“机”,将是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

一、受疫情影响巨大

(一)运行情况

一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82.7%,制造业投资下降85.5%,基础设施投资下降80.5%,房地产投资下降37.8%。

(二)影响面大

1、疫情影响工程进度。为坚决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采取延长春节假期、推迟开工和延迟复工、减少人员聚集等措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但投资项目施工天数明显减少、开复工率普遍较低影响,一季度全市投资在库施工项目764个,截止3月10日复工开工仅一成多,到3月底全面复工但施工进度仍然缓慢。

2、施工项目进展慢原因各有不同。一是相关部门的审批情况;二是资金缺口大;三是人员复岗率低下;四是运输物流受疫情影响。

3、疫情对投资进度影响大。2018年和2019年一季度完成投资占全年份额为35%左右,所占份额较大,按此推断,要通过后三个季度弥补,投资压力较大。

二、抢抓机遇,化“危”为“机”

(一)化解危机

1、疫情影响是最大的危机。要弥补一个季度的损失,必须要有强有力举措。

2、新开工投资项目逐年下降。近几年来,全市新开工投资项目逐年下降,2017年1683个,2018年920个,同比减少45.3%;2019年664个,同比减少27.8%。今年一季度全市新开工项目11个,同比减少86.4%,比2018年一季度减少151个。

3、投资规模停滞不前。2017年投资规模达到3762亿元,2018年3922亿元,2019年3877亿元。今年一季度,全市投资规模2122亿元,同比减少33.6%,比2018年一季度减少670亿元。

(二)抢抓机遇

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今年以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稳投资政策,强调要发挥好有效投资关键作用。在消费和外需影响较大的情况下,投资必须成为稳增长的主要力量,投资政策发挥余地也大,机遇抓住了投资可能出现逆周期表现,即投资增长出现强力反弹,实现我市全年增速目标。

1、抓住中央预算内投资和新增专项投资机遇。一是2020年中央预算内投资主要安排的八大领域;二是2020年中央新增专项投资投向,即公共卫生设施、市政设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等四个领域。

2、抓住中央、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机遇。1—2月份已下发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949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6420亿元。

3、抓住稳投资融资对接机遇。除人民银行专项再贷款政策外,省发改与农发行、国开行、中国银行等机构建立补短板稳投资专项及“抗疫情稳增长”专项,世界银行贷款及中央资金返还等政策机遇。

三、营造环境,重在效果

投资在2020年经济发展中承担特殊责任,需要从以下方面保障其健康发展。

(一)优化营商环境,发挥政策效果。强力落实稳定制造业高精尖项目落地政策,引导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智能汽车、人工智能、5G新业态、医药健康等具有技术引领和产业链带动作用的高端产业项目落地,发挥新动能领域引领作用。

(二)强力推动项目落实落地。抢抓政策机遇,大力招商引资,项目重在落实落地,重在投资成果。同时要梳理近几年已完成供地但尚未开工的地块,积极协调解决开工所需的前期手续与条件,保障企业早日开工完成实物工作量。

(三)抓投资增长的要素保障。加大基础设施、民生等领域项目资金支持力度,拓宽实体产业项目融资渠道,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进一步减税降费,增强企业内生动力。同时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各项房地产调控政策,减少市场波动,促进房地产投资健康发展,掌握好土地供应量和供应节奏,有效发挥土地资源和投资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保障作用。(无党派人士 姜玉婷)


网站导航: